全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6%
发布时间:
2023-03-28 14:18
“古有神农尝百草、扁鹊起死回生”的记载,今有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和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传承发展数千年,在抗击SARS、新冠肺炎疫情中谱写新篇,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6%
“古有神农尝百草、扁鹊起死回生”的记载,今有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传承发展数千年,在抗击SARS、新冠肺炎疫情中谱写新篇,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医药将如何薪火相传、传承创新?药材好,药才好。高品质的药材质量已经成为中医药行业迈入黄金发展的关键。
有升有降,中药材质量总体向好
中药材的质量下降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长期致力于中药材生态种植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给出的回答是:“总体向好,有升有降。”
“升”是合格率明显提升。2013年至2020年,在全国各省年均抽检53720批次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情况下,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了96%。“中药材质量的核心问题是‘真伪优劣’。过去产地和市场上会见到较多的中药材伪品,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郭兰萍表示。
“降”是部分药性不足。“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生长特性,与主要追求产量的传统农业作物不同,人们更重视中药材的品质。”郭兰萍表示,药性不足,与中药材的种植方式存在直接关系。决定中药材品质的通常是中药材中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药材的年份、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中药材追求高质适产,前半程是产量增长,后半程累积的是品质和药性,需要时间。如果中药材种植户以产量为目标,缺乏相关植保、环保等意识,在种植过程中滥用农药、不规范施肥,就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和副作用问题较多,严重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生长环境的变化也在影响中药材质量。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部分中药材种在荒坡野地,仅有不足1%的中药材是在大田里种植。随着需求量逐步增加,90年代开始推行中药现代化,原有的种植模式发生改变。“将中药材种植从荒坡野地、林缘林下移到大田,照搬大田的种植模式是引起中药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郭兰萍表示。
质量与成本,中药材种植面临双重挑战
在关注到中药材种植问题的同时,其背后的经济账不可不算。
在需求端,2020年国内中药材市场成交额达到1665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8.6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大量中药材逐步从野生走向栽培,许多种植户模仿化学农业模式,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植物膨大剂等达到不断增产的目的。”郭兰萍回顾道。
在种植端,“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影响中药材种植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没有质量保障产业寸步难行,但成本控制不好产业将无以为继。”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部总监杨成金表示。
他以三七为例进行说明,“三七一粒种子繁育一年成种苗,移栽后再种植两年成为药材,不能重茬连作,种植过的土地几十年不能再种三七,因此药材采收后要寻找没有种过三七的土地才能开展新的种植。”
相关新闻
国家药监局在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中要求,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将质量保障体系向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延伸,从源头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探索中药饮片生产经营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
2022/11/22